自从人类诞生在地球,对自身和社会的探索就从未停歇。三十几年前,因为考学的变故,让我意识到教科书和现实世界的巨大差异,“要把社会弄明白”的信念从此就主宰了我的生命旅程。到今天,关于社会运行规律,我有如下新发现。
一、人性
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最一般心理属性,它是一种天然规定性,是不证自明的公理性存在。根据这个标准,我们看看哪些元素能构成人性的内涵。
人生来是一个一个的人,决定了人的个体性意识;每个以个体为单位的人,都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决定了人的自利性意识;站在个体角度,每个人都会认为天地之间的资源应该为他所有,甚至是为其所独有。但是,天地之间不会是只有一个人,而是有众多的人。当所有人都这样认为的时候,唯一的题解就是承认所有人都有同等的资格享有大自然的恩赐。否则的话,不要说国与国之间,就是任何个体之间都将是你死我活的战争,这等于自我毁灭。这就是权利平等法则以及由此衍生的公平性意识,人们的正义观、公平观便由此而来。
人性就是人的意识中三元素:个体性、自利性和公平性的有机构成。它建立在人本身的天然性存在基础上,因此,并不“抽象”和“虚妄”。
人性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资源的属性
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资源。百度上说: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
资源具有空间性。
一定的资源相对于生产单元(生产单元是个人和企业组织的统称)而言,呈现出容纳性的特征。就像一片草场资源,能容纳放牧多少只羊,是有数量限制的。根据这个道理,可以定义下面的概念:
一定的资源空间里,任何生产单元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占取,不影响其他生产单元同样好和同样多的开发利用和占取的时候,这个资源叫生产单元不饱和资源。
反之,一定的资源空间里,任何生产单元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占取影响其他生产单元同样好和同样多的开发利用和占取的时候,这个资源叫生产单元饱和资源。
资源具有动态性。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面对的资源呈现出生产单元不饱和与生产单元饱和交替变换和叠加递进的情形。
阶梯性上升的一定的资源空间,随着掌握同等水平生产力的生产单元增加,有从生产单元不饱和到生产单元饱和的变化趋势。
生产力的进步带来资源的变化,人类历史充分的印证了这一点。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极为低下,主要就是人天生的自然力,因此,那时的人们面对的资源只是自然生长的草籽和野兽;铁器的发明,土地变成资源;工业革命的到来,矿山变成资源;如今进入信息化时代,更多看不见摸不着的领域,变成人类新的资源空间。从这里可以看出,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所面对的资源是一个第次敞开怀抱的空间。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这个进程从未停止,而且有逐渐加速的趋势。也就是说,生产力每一次质的提高,都给人类带来了焕然一新的资源空间。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开拓资源空间的历史,也是资源本身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
三、人与资源的关系
除了人的个体本身,资源并不是先天就有所归属,即没有特定的主人。自由主义鼻祖,十七世纪的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在其《政府论》中有论:“上帝既然将世界给予人类共有……没有人对于这种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东西原来就具有排斥其他人类的私人所有权”,只是当人类中个体赋予自然物一定的劳动时,这个人才“排斥了其他人的共同权利……除他以外就没有人能够享有权利”。
因此,按照资源是否有所归属,资源分为无主资源和有主资源。
洛克说的“共有”,是指属于所有人,就是现在经济学上所说的一种“应然权利”。我们通常所说的“天下为公”,对应的就是这种权利。对资源应然权利上的共有,就是实然权利上的“无主”,说其“无主”,指的是实然权利上它不属于任何人。
无主的资源包括哪些呢?从理论上来说,人类自从诞生在地球上,一切身外之物,只要还没有沾染上人类的劳动,都属于无主的状态。例如原始社会时期自然生长的草籽、野兽,一开始的时候,它们属于谁的呢?虽然从应然权利上讲,它们属于所有人,谁都有同等的资格去采集、去狩猎。但从实然权利上讲,它们又谁的都不属于,因此草籽和野兽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就是一种无主的情形。
然而,一旦这些无主的资源,被人类赋予了劳动,例如草籽被某个原始人采集,野兽被某个原始人捕获,那么这个资源就变成“有主”的了,正如洛克所说,这些资源便具有了私有属性,也就是某个人获得了对于该资源的实然权利。
四、人与人的关系
洛克在其《政府论》中说:个体通过对“自然物”施加劳动而获得私有权的正义性前提,是“至少在还留有足够的同样好的东西给其他人所共有”。这一句话,便是被后继的另一位自由主义学者诺齐克所称为的“洛克的条件”,是人和人之间在资源私人占取和拥有上正义性和公平性的法理依据。
这里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当私有产权不能“留有足够的同样好的东西给其他人所共有”的时候,情况又当如何呢?
还是拿原始人的例子来说。假设某个特定区域,其中的草籽可以提供十个人任意采集和足够吃饱,也就是说其中任何一个人的采集都不影响这十个人中的其他人同样好和同样多的采集,这个时候,每个人所采集的草籽,便无可争议的属于私人所有,而人和人之间的这种生产关系,在经济学上就叫做非排他性竞争关系。
但是,接下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假设这时候来了第十一个人,他也得在这里采集草籽,否则别无去处,只有挨饿的份。可是这片区域,只够十个人自由采集和足够吃饱的,那么第十一个人会怎么办?他会不会要求前边的十个人平分这片区域的采集权或者平分这片区域里所采集的草籽?我想会的。因为,这片区域的草籽,本来就是自然生长的,无主的,谁都有资格采集的。现在第十一个人来了,却没有了和前十个人同样多和同样好的采集空间,就等于说前十个人对这片区域的采集权或者所采集的草籽里,就包含着第十一个人的一份,因此,这片区域的草籽采集权或者所采集的草籽,应该平均分配给所有人。这种平分,就是一种公有属性,也是对资源占有上“公有”正义性的由来。
由此可知,对于有主的资源,在实然权利上又有私有和公有之分。
从资源的无主到有主之私有,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有主之私有再到有主之公有,又是一个历史过程。而这两个过程中资源归属性质上的变化,贯穿的同一条原则,就是人类对权利平等的诉求,即权利平等法则。
生产力的进步,是依托于生产单元个体,并不具有先天的社会公益性。即,对新资源领域的拓进,总是发轫于个别的生产单元,而不是所有的生产单元同时获得了对这一资源开发利用和占取的能力。新资源空间相对于这些首先获得开发能力的生产单元是巨大的,也就意味着,相对于这个资源空间,生产单元在一定的时期内是不饱和的。根据上面讲的道理,面对生产单元不饱和资源空间,生产单元之间是非排他性的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是人性之权利平等法则的体现,与此相应的,就是私有产权、私有制的正义性和公平性。
然而,一定的资源空间里,随着拥有开发能力的生产单元的不断增加,生产单元有趋于饱和的倾向。而一旦资源空间里生产单元饱和了,平分这一资源所有权或者平分这一资源所带来的收益,就具有了合理性和正义性,也便成为没能占取该资源的所有成员的共同诉求,这就是资源占有上“平分”或者说“公有”的正义性和公平性。
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延续性,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历史截面,所面对的资源都呈现出既有生产单元饱和又有生产单元不饱和的累积叠加特征,反映在总体上,就是生产单元饱和资源与生产单元不饱和资源处于一定比例的共存状态。也就是说对于所有生产单元来说,既有应该平分的资源,也有应该竞争的资源,二者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分别对应生产单元已经饱和资源和生产单元不饱和资源之间的比例,表现在生产关系上就是平分的成分与竞争的成分在一定比例上的平衡,简称平分与竞争的平衡,或者竞争与平分的平衡。这就是在“无主”和“共有”的资源面前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平衡要求,就是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是人类社会运行的总规律。
(人与人的关系还有另一个层面,就是在私有资源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交换遵循等价原则。)
人类历史的轨迹,就是这一规律自我演绎的脚本。
当农耕时代相对于土地资源的生产单元饱和了时,要求平分土地的农民运动就风起云涌了。拿中国来说,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历史,就是农民打着“均田地”的旗号不断冲击和打破强权势力对土地垄断的历史,即使近代毛泽东领导的农民运动,也是以“打土豪分田地”为革命的首要目标。
对于欧洲国家,因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对所有资源处于垄断地位的封建主则面临着既有农民对生产单元已饱和资源(土地)的平分要求,又有新兴资产阶级对工业革命所开拓的新不饱和资源的竞争要求的双重局面,因此,历史的演绎便是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实现了联合,在这种联合中,代表新生产力的资产阶级获得了领导地位,他们共同推翻了封建统治,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扫平了道路,也迎来了自由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然而,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由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这一资源,生产单元很快趋于饱和,资源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越来越多的民众不能获得应该平分资源带来的收益,社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相应的,资本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因为民众没有足够的购买力而卖不出去,这就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马克思看到了特定历史截面的资源空间因为生产单元饱和所呈现出的有限性,却忽略了资源空间因为生产力这个革命因素的存在所带来的动态性,随着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新资源空间被新的生产力依次打开,人类以竞争为主导的生产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已经为后来的历史进程所验证。
五、现有认知的局限
对社会运行规律的认识,现有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两个,一个是自由主义,一个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它们都立足于权利平等法则下的公平观,对社会提出了美好构想,前者是帕累托最优的“理想王国”,后者是共产主义的一统天下。不同的是前者认为资源是生产单元永远不饱和的,所以主张竞争是永恒的生产方式;而后者判定资源是生产单元绝对饱和的,因此给出了用公有制统揽一切的答案。正如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各自看到了一个面,并由此对世界作出解释,给出互相对立的政治主张,也引起近两个世纪的世界性纷争。
其实还有一个理论派别,我之所以不把它与前两者并列,因为严格意义上说,它自身并没有达到理论自洽。它就是现在占据主流地位的福利经济学、新古典综合体系等等。它们实际上是把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以降的宏观经济学放在一起的混合体。它们从功利主义或从结果的均等性着眼,意图弥合自由主义竞争带来的两极分化,缓解经济危机。然而,一旦脱离来自人性诉求的权利平等法则,就再也找不到关于“公平”的统一标准,人们甚至认为不存在一致的社会福利函数,并进而形成了“阿罗不可能定律”。
这便导致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两张皮”的现象,也造成了代表效率的微观经济学与代表公平和立足于整体“熨平经济周期”要求的宏观经济学的脱节 。
这一点,斯蒂格利茨说的很明白: “在实质上,这(指新古典综合体系)就是把经济学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在一个部分中……宏观理论便能够适用;在另一个部分……微观理论就发生作用。这种二者相互独立而又很少关联的理论体系在教科书的写作和课程的教学上得以反映出来,先讲微观、后讲宏观,或者把次序颠倒过来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经济学者们已经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割提出了疑问。整个经济学界已经确信:宏观的变化必须以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只有一套,而非两套。然而,这一观点却没有在现有的任何教科书中被反映出来。”——这就是当前主流经济学所面临的迷思与困境。
六、“新发现”的意义
“新发现”以“人性”为支点把自由主义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统一了起来;它秉持公平观的同一标准,消除了斯蒂格利茨所说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分割”问题,达成了经济学界确信的,“经济学只有一套,而非两套”的愿景。因此,它将重塑政治经济学,包括给国际关系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在实践意义上,一国之中,当资源里生产单元不饱和时,政府就鼓励竞争方式,极大的激发和调动人们的创造性;当资源里生产单元饱和时,就采用平分措施,通过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向所有人平分生产单元饱和资源带来的收益, 从而进退有据的实施宏观调节,达成效率与公平的完美统一。寰宇之内,面对各国之间如何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如何实现世界和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新发现”也给出了可共同遵循的规则和现实可行的路径。
“新发现”将揭开人类历史新的一页。
(本文是“第十届国际政治经济学论坛”发言稿,稍作改动。)
作者:周长伸 微信公众号:dtzyl1
联系方式:18654611839